檔案館、博物館致力于學校檔案文博事業發展,設檔案館、博物館、交大西遷博物館、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館、校史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創新港數字展廳等。 檔案館位于興慶校區圖書館東側1樓,前身為1957年3月成立的黨政聯合檔案室,1982年10月更名為綜合檔案室,1987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綜合檔案室定名為檔案館。2000年4月,西安醫科大學、陜西財經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合并,兩所學校的檔案工作隨之納入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統一管理。檔案館既是學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學校檔案校史資源的科學文化機構。 博物館位于興慶校區西南角,成立于2004年9月,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旨在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秦腔)、陜西省教育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陜西省對臺交流基地、陜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西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同時也是學校開展公益性、延伸性社會文化服務活動和教育的重要場所。 交大西遷博物館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8年12月11日建成并對外開放。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2021年西遷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交大西遷博物館獲批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31個基地(教學點),被國家多部委選入“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路線”。常設展覽分為溯源南洋、致敬西遷、向西而歌三部分,集中體現西遷人“聽黨指揮跟黨走”,篳路藍縷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示西遷精神激勵一代代知識分子奮勇前進的磅礴偉力。 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館位于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基地中軸線涵英樓西南側,被譽為創新港建筑群的“點睛之筆”,是創新港的重要文化地標,旨在弘揚科學家精神,多視角、全方位展示中國工程技術的發展、高等工程教育的歷史沿革和變遷。 校史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位于興慶校區圖書館8樓,成立于2012年12月。主要任務是系統開展校史、校情與大學文化研究工作,繼承文化遺產,弘揚大學精神,為學校發展服務。 創新港數字展廳位于創新港涵英樓1樓西側,從“使命感召 應運而生”“國家樣板 全球高地”“時代引領 大港崛起”“創新引擎 科研集群”和“揚帆致遠 世界之光”五部分立體展示了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建設理念、建設過程、建設成果和未來規劃,是全面了解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宏觀面貌的重要場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