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黨委書記
盧建軍
|
校長
張立群
|
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學校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和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誠摯祝福和衷心感謝!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傳承弘揚西遷精神,廣大師生凝心聚力、團結奮進,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學校黨委入選“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迸嘤齽摻▎挝唬黜検聵I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2024年,人才培養取得更好成效。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推動“大思政課”守正創新發展,高質量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創新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模式,“星航計劃”“攀登計劃”被譽為高校版“楓橋經驗”,“同心圓”工作室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實施“珠峰計劃”、AI賦能教育教學工程。落實“百千萬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在工程化環境、實戰化項目、有組織科研、全鏈條創新中培養卓越工程人才。24項成果獲陜西省教學成果獎。承辦“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獲批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學生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屢獲佳績。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8.6%。
2024年,人才隊伍呈現更多亮點。以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和西遷精神引領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實施“任務制領軍學者計劃”“基礎研究青年拔尖人才計劃”,遴選文科資深教授,深化校招共用人才引進模式,強化長周期考核、穩定支持、分類評價,塑造人才隊伍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增國家級人才96名,累計引入校招共用人才320名。一批優秀教師及團隊獲全國模范教師、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工人先鋒號、何梁何利獎等榮譽。
2024年,科學研究創造更佳業績。扎實推進大科學裝置、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和國家醫學中心培育工作,新增及重組通過9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平臺、承擔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再創新高。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1項,其中第一完成人8項,居全國高校第二。狠抓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能源有序轉化”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滾動支持,在《自然》《科學》《細胞》主導及參與發表論文10余篇,首次躋身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百強,多項成果入選全國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十大進展、重要醫學進展、CTTI智庫最佳案例及優秀成果獎。獲國家級社科重大項目8項,創歷史新高。獲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22項成果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24年,學科建設邁上更高臺階。完善學科建設動態調整機制,聚焦“四極”謀劃未來學科高峰,培育“X+人工智能”多學科發展形態,構筑全面均衡高質量學科體系。落實“基礎學科跨越計劃”,設立基礎學科建設專項,成立學科交叉中心,升級學科交叉信息平臺,持續推進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連續四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前10,在軟科2024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均位列榜首。1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6個學科進入前1‰,工程學進入前1?,居全球第9。在US NEW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機械工程排名第1、能源與燃料第4,綠色與可持續工程與技術、化學工程均居全球10強。
2024年,產教融合匯聚更強合力。在省市區三級政府指導支持下,深入實施“6352”工程、“1121”模式,依托創新港建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打造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創新引擎。成立秦·港孵化器,發揮概念驗證中心、科技成果超市作用,建設職業化技術經紀人團隊,舉辦“一帶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大會,深交所科交中心入駐創新港,促進科技成果對接產業需求和金融機構,讓“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目前已與包括50家世界500強企業、67家中國500強企業在內的223家龍頭領軍企業簽署進駐創新港協議,解決企業技術難題1200余項,聘請995名企業導師,培養工程碩博士2000余名,引入80多支種子天使基金和265家金融機構,轉讓許可專利1400余件,孵化科技企業213家。創新港校企合作模式入選“中國產學研合作十大好案例”。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贊譽創新港為科技成果轉化的“坑口電站”,“資源進港、成果出港”的生態日益成熟。
2024年,開放辦學開拓更寬視野。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落實《全球發展行動計劃2030》,布局建設海外創新中心,成立香港研究院。打造“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升級版,舉辦聯盟內上合組織成員國高校高等教育合作論壇,發布《合作成果集》,推動產教融合走向“一帶一路”。參加中美、中俄、中歐、中意、中法等大學校長論壇,推進西交利物浦大學、西安交大米蘭理工聯合學院等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拓展國際學生生源基地,譜寫對外開放合作新篇章。
2024年,綜合改革邁出更快步伐。加快“破四唯”“立新標”,穩步推進評價、分配、管理“三項改革”。優化多校區管理運行,謀劃創新港咸陽新區建設,持續擴大辦學空間。強化海內外校友組織和行業校友會建設,打造教育基金品牌項目,以校友圈串起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扎實推進文明校園、智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文化品牌活動深入開展,“一網通辦”便捷服務持續優化,學生資助覆蓋面和精準度不斷提升,教職工收入待遇穩步增長,“融合創新杯”“悅生活”“教工快樂課堂”等活動精彩紛呈,師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六十八載著華章,初心不改續輝煌。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的謀定之年。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時的殷殷囑托和李強總理來校調研時的指示精神,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定改革發展的信心決心恒心,緊緊依靠廣大師生辦學,不忘西遷初心,賡續偉大精神,勇擔國家使命,共創交大榮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卓越貢獻!
衷心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交大蒸蒸日上,全體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勝意!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