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團西安交通大學委員會(以下簡稱“團委”)是在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領導下開展工作的群眾性組織,負責全校共青團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科技創新、社會實踐、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等第二課堂活動,指導學生會、研究生會、高水平藝術團等學生組織工作。在學校黨委領導下,深入實施“星航計劃”“攀登計劃”,著力打造“一站式”學生社區的升級版、“楓橋經驗”的大學版。
團委下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科技部、校園文化部、實踐部、志愿者工作部、社團管理部,并設有機關團委、后勤團總支,31個學院團委、9個書院團委,在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附屬中學、等附屬單位設立8個分團委,同時指導2個附屬小學的少先隊工作,指導研究生會、學生會等校級學生組織以及130余個學生社團的日常工作,同時指導2個附屬小學的少先隊工作。團委依據當前青年的新特點和實際工作需要,成立團組織建設指導中心、優思新媒體中心、學生社團指導中心、社會實踐指導中心、科技創新指導中心、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建立矩陣式縱橫雙向工作模式。
近年來,團委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加強和改進團的自身建設,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聽黨指揮跟黨走,追求卓越建新功,扎實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和成長成才服務工作。團委曾多次被團省委評為“五四紅旗團委”,連續多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評為全國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受邀錄制團中央“青年大學習”網絡主題團課2期,編寫專題文章入選《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書。1999年12月在共青團十四屆三中全會上,我校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標兵”稱號,擠身全國十大標兵基層團組織行列。2009年成功推選“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和“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連續多年成功推選多個個人和團隊獲評“陜西省青年五四獎章”;2017年,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2017年、2023年分別選樹宗濂書院藏族女孩白瑪央金、物理學院博士生馬步博獲評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10名)。團委書記當選共青團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團委通過營造濃厚的校園學術創新氛圍,建設多樣化科技競賽平臺,激發學生學術志趣,在大學生科創工作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近四年來,累計指導學生榮獲A類競賽國家級獎項220余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和“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連年獲得發起高校、捧得“優勝杯”,并取得2024年“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承辦權。在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國大學生飛行器設計創新大賽等獲獎數量均位列全國高校首位。深入實踐學校“1121”產學研融合新模式,與特變電工等13家行業領軍企業揭榜掛帥聯合辦賽,累計為企業提供交大師生智慧方案1000余項,每年新增學生科創企業20余家。先后推薦8名學生獲評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10強、100強;推薦材料學院田琳、生命學院胡杰、機械學院崔敏超、能動學院吳浩齊分別獲評第八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在繁榮校園文化方面,堅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校史校情教育,積極承擔國家的重要項目和賽事,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校園文化成果。多次帶領學生辯論隊獲得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全國大學生名校辯論賽冠軍、海峽杯辯論賽冠軍等,培養了路一鳴、樊登等優秀辯手。近四年來,以西遷精神引領校園文化發展方向,推出原創“大先生”系列話劇19部,25個學院、書院近千名學生參與排演,9部“大先生”話劇在教育部平臺、中科協專題網展播。西遷精神主題原創話劇《追憶西遷年華——向西而歌》先后入選陜西省“大學生優秀文化進校園成果展演”、教育部“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中國科協“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等。推出原創藝術相冊《舞動的黨史》,閱讀量超1億人次,獲評教育部大學生網絡文化節攝影類作品一等獎(第一名)。《藝暖中華》獲團中央官方點贊,網絡瀏覽100萬+。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期間,團委作為全國唯一高校團委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獲評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先進集體(全國唯一高校團委)。近四年來,群眾體育項目獲得國家級獎項39項,省級獎項180余項。學生賽艇項目獲得中國大學生賽艇錦標賽金獎、沈陽國際賽艇公開賽金獎等國家級金牌10余項,創辦的“兩岸青年賽艇文化研習營”入選國臺辦重點交流項目,被西安市委列為“大西安城市IP”。學校被中國賽艇協會授予“中國賽艇運動特別貢獻單位”、被教育部大體協龍舟賽艇協會授予“特別貢獻院校”等榮譽稱號。
創新特色實踐育人模式,引導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增知識、長才干、做貢獻。近四年,每年組織1萬余名師生規范開展寒假“返家鄉”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2000余條,累計建立校外實踐基地170余處。獲評2023年社會實踐全國優秀單位和省級示范學校,連續兩年入選國家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項目(全國唯一)。每年開展主題志愿服務品牌活動百余項,覆蓋學生萬余人次,服務“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十四運會及第八屆殘特奧會”等三十余個大型賽事賽會。揚帆社兒童村支教、紅十字協會寧養義工、玉樹支教等一批堅持十余年的項目詮釋了交大學子的社會責任感。“咸陽之行”助殘公益項目獲評中國青年志愿者助殘“陽光行動”首批示范項目。“心心助殘”助殘公益項目、“無止橋”應急救援公益項目分獲第一屆、第二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學生無止橋團隊獲中國大學生公益大賽金獎。連續23年選派研究生赴西藏、內蒙古、云南等地開展支教,連續獲得全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項目辦考核優秀,學校被授予“陜西省注冊志愿者培訓示范基地”稱號,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志愿服務總隊獲評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全校青年注冊成為志愿者,累計服務工時超過260萬小時。探索形成交大“星航計劃”育人體系,4000余名星航者主動成為校園事務的參與者、師生安全的守護者、學校發展的建設者,得到中國青年報整版報道。
征程正未有窮期,不待揚鞭自奮蹄!交大共青團將攜手全校各級團組織,團結帶領全校團員青年聽黨指揮跟黨走,追求卓越建新功,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更新日期:2024年3月26日